特斯拉的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最近宣布解散了。这个决定直接叫停了特斯拉在人工智能芯片自研领域的一场长期投入。外界开始思考,这不仅代表着一项筹备多年的战略布局出现重大转折,更让人琢磨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未来走向:从过去那种极致的自己搞,到现在更多地依赖外部力量,这究竟是特斯拉的“放弃”,还是在复杂环境下的最优解?
自研豪赌,未竟之梦
Dojo系统,特斯拉曾设计它来训练自动辅助驾驶、全自动驾驶,以及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机器学习模型。它能高速处理车辆采集的数据,目的是优化公司的算法。
市场曾对Dojo寄予厚望。2023年,摩根士丹利曾预测,该系统可能为特斯拉市值增加5000亿美元。这个数字,把Dojo推到了特斯拉技术核心地位。
然而,项目推进过程并不顺当。今年4月,有报告指出特斯拉位于奥斯汀的Dojo数据中心建设严重滞后。马斯克本人对此非常不满。马斯克亲身视察工地后发现,项目因为交付问题、恶劣天气和其他建筑原因,大部分屋顶和地面都没弄好。他的隧道公司计划在设施下方建路,但隧道没搞定,导致数据中心地面无法铺设。事后,马斯克解雇了负责建设项目基础设施的主管阿米尔·米尔沙希。其实早在今年1月,马斯克就提过,特斯拉或许不会“无限期”推进Dojo项目。他当时形容,Dojo更像是一场“豪赌”,回报潜力虽然很高,但它终究是一项长期投资,值得一试。最近,这场自研的“豪赌”宣告结束。8月7日,特斯拉对外宣布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项目负责人彼得·班农也将离开公司。马斯克已经下令,彻底关闭这个Dojo项目。
人才流转,战略转向
Dojo团队的解散,直接导致了人员的流动。团队里大约有20名成员,已经跳槽到了新成立的DensityAI公司。剩下的成员,则被调配到了特斯拉公司内部的其他数据中心和计算项目。新成立的DensityAI,由前Dojo负责人加内什·文卡塔拉马南与前特斯拉员工比尔·张和本·弗勒林联合创立。这家公司很快将公开运营,专门开发面向机器人、AI智能体以及汽车应用的数据中心芯片、硬件和软件。Dojo团队并非今年特斯拉唯一的人才流失案例。今年早些时候,擎天柱工程主管米兰·科瓦奇和软件工程副总裁大卫·劳也已相继离开公司。还有今年6月,马斯克的长期亲信奥米德·阿夫沙尔也突然离职,有报道称他被马斯克解雇了。这些情况显示出特斯拉近期面临着核心人才流失的挑战。面对内部研发项目的挫折和人才流失,特斯拉正在加速转向依赖外部技术供应商。公司计划加大与英伟达和AMD等合作伙伴在计算领域的合作。在芯片制造方面,特斯拉将与三星电子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上个月,特斯拉与三星签署了一份价值165亿美元的协议。这份协议确保,三星将在2033年前为特斯拉供应AI半导体。根据计划,三星位于美国得州的新工厂,将专门生产特斯拉下一代AI6芯片。这能让特斯拉的芯片供应来源更加多元化,不再过度依赖单个供应商。7月23日,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就暗示了这种战略转变。他表示,特斯拉未来版本的自研技术可能会与合作伙伴的方案融合。他希望Dojo3和AI6推理芯片,能够“本质上成为同一款芯片”。
应对挑战,务实之选
Dojo项目的终止,反映出特斯拉在人工智能竞赛中正在调整战略重心。当前,特斯拉正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电动汽车销量方面遇到的压力。同时,因为马斯克个人的政治活动,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反感,这给特斯拉带来了额外的麻烦。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高层人才的持续流失,无疑让特斯拉内部的挑战更复杂。马斯克本人在今年1月曾提到,特斯拉是“英伟达和Dojo双重路径”并行。他当时强调,Dojo是个“值得尝试的长期投资”,因为它有很高的潜在回报。如今,Dojo项目的解散,可能是特斯拉在现有资源有限、外部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务实选择。这种选择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未来Dojo3系统芯片的供应,可能会由三星负责前端生产,而模块封装则由英特尔来完成。
笔者以为
Dojo项目结束,这不只是单纯的技术研发不顺利。它是特斯拉在快速变化的AI竞争中,对自己发展路线的一次深刻反思和重新定位。从过去那种什么都想自己搞的激进模式,到现在更开放地拥抱外部科技巨头,这既是特斯拉对过去高投入自研策略的及时调整,也是在AI供应链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寻求效率、多元化和成本效益的实际转型。Dojo的终结,意味着特斯拉未来在AI领域的发展,将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会以更开放、更整合的姿态,借助外部力量,一起驶向自动驾驶和通用AI的下一个阶段。
泰禾优配-配资好评配资门户-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十大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